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讓聾啞人“聽見”法律的聲音

來源:遼寧法治報 | 作者:本報駐鐵嶺記者 江海峰 整理 | 發(fā)布時間: 2025-03-13 09:31

  核心提示

  被告人馬某為聾啞人,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為保障被告人依法行使各項訴訟權利,鐵嶺縣人民法院專門通過聘請專業(yè)手語老師全程參與訴訟程序,將公訴指控、法官問話轉化為手勢、口型、圖示及文字,同時將被告人的手語表達精準轉譯為法庭陳述,實現(xiàn)了被告人與審判人員之間的“雙向溝通”。

何立偉

  辦案人:何立偉

  職務:鐵嶺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

  接到案子后,我們考慮到被告人馬某為聾啞人,為確保馬某在庭審中能“聽”得明白、“說”得清楚,讓他“聽見”庭審,確保案件審理程序公平公正,我們決定要為馬某找一名手語翻譯。又考慮到馬某在陜西出生并長大,很多手語與我們這邊的手勢有可能不一樣,我們專門聘請了鐵嶺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高級老師麻杰到庭為馬某“代言”,她具有20年的手語教學經(jīng)驗。

  在庭審中,考慮到馬某的特殊情況,作為主審法官,我控制語速、放慢庭審節(jié)奏,麻杰將公訴機關的指控內(nèi)容、法官問話等,通過手勢、口型、圖示以及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準確傳達給馬某,同時也將馬某通過手語表達的想法和意見在庭審中予以充分表達,保障了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為查明案件事實、公正裁判提供了有力支持,庭審進行得非常順利。我們的做法得到了多方點贊。

  “看到鐵嶺縣法院為我的委托人找手語教師到庭‘代言’,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人文關懷和公平正義原則,這一舉措確保了我的委托人在庭審過程中能夠有效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行使辯護權利?!蓖徍螅R某的辯護人激動地表示,在庭審過程中,手語教師的介入使得溝通障礙得以消除,作為辯護人能夠更準確地理解被告人的陳述和辯解,從而更有效地為其進行辯護。這極大地提升了庭審的公正性和效率,也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這一做法也體現(xiàn)了法院對聾啞人群體的尊重和理解,彰顯了司法的溫度,讓當事人平等參與訴訟,為公正裁決夯實基礎,展現(xiàn)司法人文關懷的一面。

  弱有所扶,情法相融。有語言障礙、聽覺障礙的殘疾人受限于身體原因,在辨別能力、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上或多或少會存在不足。因此在這樣的案件中,我們應當更加注意充分保障他們的訴訟權利,將公平正義體現(xiàn)在執(zhí)法辦案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

  今后,鐵嶺縣法院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秉持法律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創(chuàng)新司法方式,讓每一位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