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32座散葬烈士墓有了“新家”——新民檢察官講述辦案故事

來源:遼寧法治報 | 作者:記者 邵小桐 | 發(fā)布時間: 2022-07-26 11:52

  案情回顧

  2021年12月,新民市人民檢察院積極開展烈士紀念設施及散葬烈士墓管理保護情況摸底排查專項行動。經(jīng)過半個多月的排查,檢察官發(fā)現(xiàn)在新民市東蛇山子鄉(xiāng)存在32座散葬烈士墓,且多存在雜草伴生、碑體破損等情況。進一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些墓中安葬的是著名的“秀水河子阻擊戰(zhàn)”無名烈士。烈士紀念設施是革命英烈安息長眠之地,是重要的紅色資源,每一座烈士墓都包含一段英雄故事。為了讓英烈榮光不再蒙塵,在檢察官的多方努力下,最終促成了32座散葬烈士墓集中遷移安葬。

  檢察官說案

新民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 劉茂

新民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 劉茂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堅定捍衛(wèi)者,不僅要傳承紅色基因,更要堅持能動履職,以高度的政治自覺與檢察自覺,守護烈士尊榮,擦亮英雄底色。

  我們——沈陽檢察的公益檢察官,將為此不懈努力!

  今年5月26日,天下著小雨,我們來到新民市東蛇山子鄉(xiāng)烈士墓地,與來自新民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民政局、武裝部、東蛇山子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工作人員整齊肅立,現(xiàn)場氣氛嚴肅莊重。轟隆隆的禮炮聲過后,我們向烈士墓三鞠躬致敬,散葬各處的32座烈士墓正式啟程,遷往他們的“新家”——新民市烈士陵園。當日16時,隨著最后一尊烈士遺骸的妥善安葬,32座散葬烈士墓遷移工作圓滿完成。

  2021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百年之際,最高人民檢察院與退役軍人事務部聯(lián)合發(fā)文,要求在全國開展縣級以下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

  同年12月,我院積極響應最高檢部署,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對轄區(qū)內(nèi)烈士紀念設施,特別是散葬烈士墓的管理保護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半個多月的時間里,我與同事們走訪了新民的每一座烈士墓園,詳細記錄了每一座烈士墓的管理保護情況。

  隆冬時節(jié),天寒地凍,走訪排查的那幾天,天氣特別寒冷,現(xiàn)場用來拍照的手機和照相機工作一小會便被凍得關了機。但是大家的心中卻熱情似火,與英烈們當年的拋頭顱、灑熱血相比,一點寒冷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經(jīng)過16天的走訪摸排,我們發(fā)現(xiàn)東蛇山子鄉(xiāng)存在多處散葬烈士墓,這些墓之間間隔不一,有的三兩相依,有的相隔百米,且都存在碑體破損、雜草伴生、紀念設施破舊等情況。其中,一塊碑文上寫著這樣一段話——“1947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八零五和八八部隊與國民黨新三軍在此地展開激戰(zhàn),有數(shù)百名指戰(zhàn)員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壯烈犧牲?!?

  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墓前撫英魂。我們向烈士墓深深地三鞠躬后回到了單位。第二天一早,我們正式將一份《關于新民市轄區(qū)內(nèi)烈士陵園及散葬烈士墓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報告》呈報院黨組。院黨組對此高度重視,檢察長石敬昆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就加強英烈保護公益訴訟工作作出部署。

  今年2月,我院正式向新民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fā)出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建議加強對轄區(qū)內(nèi)英烈紀念設施的管理和修繕,切實維護好英烈尊榮。新民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多次與檢察官進行磋商、會談。最終,按照“應遷盡遷”原則,在充分尊重烈士家屬意愿的前提下,雙方共同確立了對32座散葬烈士墓集中遷移的工作方案。

  該方案得到了新民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項目資金很快便撥付下來。2月28日,一場英烈保護公益訴訟工作推進會在我院召開。會上,與會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充分肯定了我們的遷移方案,全國人大代表李宗勝稱贊我們檢察機關能動履職,將烈士褒揚工作放在了心上,落實在了行動中。會后,代表委員齊聚烈士陵園,共同為我院“檢察公益訴訟英烈保護示范點”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