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過程被指不規(guī)范
近日,一篇名為《用戶質疑轉轉優(yōu)品手機檢測“看不清”》的報道引發(fā)了諸多有相似經歷的網友共鳴:消費者本想通過網絡平臺轉轉優(yōu)品將自己的蘋果手機賣掉,但平臺檢測后稱未通過質檢而不能回收。當消費者拿回手機后發(fā)現,機身已被拆開,而蘋果手機有明確要求——私自拆機無法享受“三包”。
二手手機檢測有沒有規(guī)范?如何準確評判手機是否符合質保要求?
這些,都是擺在主營二手手機回收網絡平臺面前的問題。
“舊手機回收多少錢?在線估價下單,立馬換現,省時更省心!”“回購網二手手機回收價格高,真安全,6年口碑保障”……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經營二手手機回收業(yè)務的網絡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檢測之后報價“跳崖”
今年下半年,沈陽市民李思遠(化名)想要賣掉自己閑置的iPhone 6S Plus手機,于是其找到名為轉轉優(yōu)品的二手交易平臺,李思遠如實回答了網頁設置的問題后,轉轉優(yōu)品平臺給出的報價是5030元。
但是根據該平臺的規(guī)定,手機需要通過平臺方的官方質檢才能結款,李思遠便將手機寄給了該平臺。
然而,讓李思遠沒想到的是,幾天后該平臺致電李思遠,稱其手機屏幕有黑點,報價最高3800元。“我不明白他們的檢測有多官方?我這個手機用了還不到一年,一點兒毛病沒有,怎么檢測一下就跌了1000多塊錢?”李思遠提出讓其將手機寄回,收到后檢查了一下機身外觀,卻發(fā)現后蓋被拆開過,且手機底部的螺絲處多了幾個條狀刮痕。
李思遠十分生氣,試圖聯系轉轉優(yōu)品平臺,但電話打不通,留言也無人回復。“我的手機現在還在保修期內,但是他們拆開了后蓋,手機哪怕在保修期內也不能享受售后服務了。”李思遠擔憂地說。
對此,記者致電蘋果客服咨詢,私拆手機后蓋是否會影響手機售后。“如果在蘋果維修售后的地方被拆了后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是在沒有蘋果授權的店的話,將造成在保修期內的手機也無法保修的情況。”該客服人員表示。
記者了解到,轉轉優(yōu)品是由58趕集集團打造的二手交易平臺。其于2015年6月正式上線后,從事iPhone回收和寄賣服務,并“引進前蘋果公司的售后質檢工程師加入團隊。”
網友吐槽:買或賣都不稱心
記者查閱發(fā)現,一些網友稱送去轉轉優(yōu)品平臺檢測之后,退回的手機不僅外觀有明顯變化,當初和手機一起郵給轉轉優(yōu)品的手機配件,如原裝耳機、原裝充電器等,以及發(fā)票都沒有返回到自己的手中。“我確定我手機屏幕沒有問題,但是轉轉優(yōu)品方面說手機存在電池老化、屏幕開膠等情況。我很怕手機郵回來屏幕開膠,結果真的是這樣,而且手機配件和原裝盒子都沒有郵回來。”一位網友在貼吧上吐槽。
記者發(fā)現,將手機送到這些網絡平臺進行檢測的賣家不少出現過私自拆手機、拿回的手機有磕碰痕跡、退手機時沒有同時退回手機配件等問題,通過這些網絡平臺購買手機的消費者也遭遇過購買的手機有質量問題的情況。
一位網友稱,自己在轉轉優(yōu)品平臺購買iPhone 6 Plus手機時,介紹上寫著“無翻無修”,但在使用3個月后出現按鍵失靈的情況,自己去蘋果售后維修時被告知該手機是翻新機。
檢查流程成為盲點
二手手機回收平臺具體的檢測流程和依據是什么?檢測后如何得出參考價格?是否存在私自拆開送檢的手機,導致不能享受官方售后服務的情況?由此導致手機無法享受售后服務、貶值等情況怎么辦?很多網友稱自己的手機在網上估價和送檢后的報價有差別,甚至相差很多倍;或者要求退回手機時遲遲查不到相關物流信息。
記者就搜羅的消費者投訴的相關問題,聯系了3家二手手機回收平臺,截稿前并無任何回復。
而其中一家網絡平臺——轉轉優(yōu)品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用戶尚無法看到整個驗機的詳細流程,但其APP正在逐步完善,日后質檢流程會在APP上公布,可以讓用戶更了解驗機的整個過程。
法律人士:
二手手機檢測市場亟待規(guī)范
“隨著二手車市場的發(fā)展,其檢驗方面較為完善,而二手手機檢測顯然還沒有發(fā)展到如此完備。因此建議行政機關主管部門應制定相應的準入制度。”遼寧盛恒律師事務所的孫智強律師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明確規(guī)范二手手機檢測行為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二手手機檢測的行業(yè)也無明確的準入制度和相關許可,對相關檢測人員也無資質的要求。而二手車鑒定評估師則是指從事二手車車輛技術鑒定及價格評估的一種職業(yè)資格,是國務院規(guī)范國家資產評估行業(yè)后設置的6類評估專業(yè)之一。
那么,在目前二手手機檢測的相關機制和規(guī)范沒有完備的時候,李思遠等人遇到的情況應該怎么處理呢?誰該為私拆手機后蓋而造成手機無法享受售后、貶值來埋單呢?萬一遇到手機損壞、丟失等情況又該怎么辦?
孫智強律師認為,如果檢測平臺的商家沒有經過賣家同意,便私自拆開了手機后蓋或者撕毀了手機保修的標志,由此造成的手機貶值、無法享受售后應由商家承擔侵權的賠償責任,賠償賣家的經濟損失。“如遇到手機丟失或被掉包,手機賣家應向公安機關報案,向平臺郵寄手機前應保存好證明手機狀態(tài)的證據,郵寄后保存郵寄憑證。”孫智強律師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