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記者手記|關于“冰花男孩”王福滿,不為人知的幾個細節(jié)

來源:中國長安網(wǎng) | 作者:記者 王蓉 | 發(fā)布時間: 2018-01-27 16:47

  “冰花男孩”王福滿,這個名字,在這個冬天點燃了輿論場。

  一個普通的云南魯?shù)榱羰貎和「M,在上學路上因頭發(fā)結滿冰霜而走紅網(wǎng)絡,被稱為“冰花男孩”。

  他有兩個愿望——“長大后希望當警察”、“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

  我們決定幫助他實現(xiàn)愿望。中國長安網(wǎng)攜手北京時間,將小福滿和姐姐小福美、爸爸王剛奎一家三口邀請到了北京。

  1月19日至21日,我作為記者,全程參與了王福滿北京圓夢的行程。

  兩個孩子的天真爛漫打動了我,網(wǎng)絡上的一些質疑也困擾著我。

  今天終于有空,作為親歷者,我想把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分享給你們。

  孩子的心態(tài)遠比我們想象得健康單純

  北京圓夢之行,新鮮感始終充斥著兩個孩子,他們興奮得忘乎所以,似乎一直不會疲倦。

  三天的時間,有許許多多打動人心的故事。

  其中的一個細節(jié)讓我尤其難忘——

  兩個同齡的小姑娘,信心滿滿地蹲在桌邊,擼起袖子,露出一小截胳膊,蓄勢待發(fā)。

  “開始”一聲令下。

  兩只小胳膊握在一起,咬緊牙關,使勁想把對方按到桌上。

  持續(xù)了快一分鐘,小福美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哈哈哈,她好厲害,居然比我力氣都大?!毙「C馈翱┛┛钡匦ζ饋?。

aa

  這是發(fā)生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一幕。兩個“扳手腕”的女孩,一個是云南女孩王福美,一個是北京女孩王佳祎。她們是剛剛在路上偶遇的小伙伴。

  在小福滿北京圓夢之行的其中一站——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參觀完畢之后,他們在路上遇上了一個小女孩抱著兩盒餅干追上來。

  “你們好,我叫王佳祎,我可不可以給他們送個禮物?”

  原來和小福滿同齡的她一直關注福滿,當在路上意外遇到福滿姐弟后,趕緊買了兩盒餅干當禮物送給他們。

  王佳祎邀福滿和福美一起玩。三個人一會兒玩詩詞接龍,一會兒又拍起了籃球,后來開始“扳手腕”。

  小佳祎和小福美扳完勝利了,輪到小福滿發(fā)起挑戰(zhàn)。

  佳祎看了一眼福滿的手,“我不想和他扳”,她回頭小聲地跟我們說。

  我的心“咯噔”一下。

  正不知道該怎么回應,小姑娘接著指著福滿的手說:“他的手上有凍瘡,我怕把他握疼了。”滿臉的心疼。

  一下子一股暖意涌上心頭。

  這是不摻一絲雜念、最真摯最純澈的情感。

  我暗暗地慚愧,作為大人,我們總以成人世界的復雜心態(tài)去看待孩子,而孩子遠比我們想象得健康單純。

  臨別之際,三個人依依不舍地合影留念,約定一起長大,一起努力實現(xiàn)各自的理想。

ab

  小福滿的理想是來北京當一名警察,長大了報答在他小時候幫助過他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他的姐姐福美則想當一名醫(yī)生,因為“奶奶總是生病”。

  小佳祎的心愿則是,希望他們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這是三個稚氣未脫,未滿10歲的孩子。

  而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大人們”都說了些什么?

  ——“這是在作秀!”

  ——“這是在消費孩子!”

  ——“不會解決實質問題!”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么不堪嗎?

  王福滿因為“冰花男孩”的稱號火了。記者問他,“你喜歡冰花男孩這個名字嗎?”

ac

  小福滿一字一頓地回答:“我喜歡‘冰花男孩’這個名字,這是大家給我的稱號,但是我的名字是王福滿?!?

  誰能夠替孩子感受?誰有資格認為自己手握真理,懷疑或批判一切?

  三天,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孩子越來越多的笑容。

  北京三天,小福滿一家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到北京警察博物館了解北京警察背后的歷史故事、到特警大隊體驗特警訓練項目、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感受警校生活……

ad

  “我想象中的警察是專門抓小偷的,來了北京才知道他們每天還要訓練,北京的警察很厲害?!?

  提到回家以后的打算,小福滿和小福美都信心滿滿,“回家以后一定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當警察;當醫(yī)生。”

  “一定要把學習搞上來?!边@就是孩子接下來唯一的打算。

  三天時間,我看著兩個孩子從興奮到激動、從激動到充滿斗志。那一刻,覺得所有的誤解和非議與為兩個孩子種下“夢想的種子”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們幫助一個人并不代表我們不幫助更多的人

  小福滿來京圓夢,得到了社會公眾高度關注,很多人為小福滿能夠圓夢由衷高興,但質疑的聲音也開始出現(xiàn):

  為什么偏偏是王福滿?其他和他一樣處在同樣環(huán)境或者更惡劣環(huán)境的孩子,為什么他們的愿望就沒人滿足?

  我們的初衷很簡單——讓王福滿小朋友圓夢。

  首先,這不是針對個體的捐款,這是幫助一個人實現(xiàn)小愿望,在他心里種下希望和信念的種子。此外,我們幫助一個人并不代表我們不幫助更多的人。因為一件事情不能普惠,就不去做,這是什么邏輯?

  力所能及,日行一善。

  我想起一個著名的小故事:一個小男孩把被海浪沖上沙灘的魚一條一條扔進大海。魚很多,小男孩的速度能幫助的小魚很有限。旁人問他,這樣有什么意義。他一邊努力揀起小魚扔進大海,一邊說,“對這一條是有意義的……對這一條也是有意義的。”

  大家還記得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嗎?

ae

  1992年,作為希望工程的標志,全國人都記住了,這個8歲的安徽女孩蘇明娟,和這雙清澈黑亮、充滿渴望的眼睛。

  當她被發(fā)現(xiàn)之后,希望工程幫助了多少像她一樣渴望讀書的孩子!

  這26年來,她上了大學,進了銀行上班,結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2017年12月15日,34歲的她當選為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

  而有一個數(shù)字是,從1989年10月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發(fā)起“希望工程”開始,直到1992年4月,兩年半總計收到捐款1200萬元。然而從1992年4月“大眼睛”的照片被確定為“希望工程”的標志后,短短8個月,基金會收到的捐款就突破了億元!

  這是目前我國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的民間公益事業(yè)。截至2016年,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29.5億元,資助學生5,536,000名,援建希望小學19,388所。

  希望工程改變的只是蘇明娟的命運嗎?絕不是。改變的是553.6萬中國孩子的命運!

  我們幫助一個個體樹立夢想和信念,哪怕我們的行動很微小,不能輻射到所有的人,但對這個個體來說,就是意義。

  而聚沙成塔,積銖累寸,就會給更多的人帶來溫暖光明。

  當“雙標”成為一些人的思維慣性

  前段時間還有一件事在網(wǎng)上刷屏。

  美國一個同樣擁有警察夢的小男孩,面臨著疾病的折磨。因為媒體的報道,警署找到了孩子,讓孩子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藍色制服,戴上警帽,坐進警車,網(wǎng)友集體叫好,贊美美國警察的人性化。

  現(xiàn)在,地點換到中國。

  小福滿同樣懷有警察夢,但受困于經(jīng)濟條件、地域限制。于是我們幫助他來北京圓夢,讓他親眼看到、親耳聽到、親手摸到、親身體驗到,借此鼓勵他,夢想是可以實現(xiàn)的。之后,就有人開始質疑:你們這是在作秀!

  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雙標”?

  還有人沒有任何依據(jù)就算了一筆賬,說地方政府為作秀,派了多少人陪同來京,一路行程花了多少錢,甚至質疑,“政府有什么權利挪用揮霍扶貧款?”

  此次活動,是由兩家企業(yè)提供了支持,未曾花費地方政府一分錢,更遑論扶貧經(jīng)費。

  我們曾幾次問過他們是否要宣傳——即便他們有宣傳的想法我認為也是正常的,是雙贏——而他們提出不具名,“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不愿意被認為是做廣告”,讓我們更心生敬意。

  還有人說,“冰花男孩”的出現(xiàn)是打了我國扶貧工作一個重重的耳光。

  真是如此嗎?

  我查了一些數(shù)據(jù):

  從2013年至今,中國共有5564萬人擺脫貧困,這個數(shù)字超過法國人口的80%。

  四年來,全國每年有超過1000萬的貧困人口脫貧。

  四年多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961億元,年均增長19.22%。

  中國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扶貧攻堅,金融部門累計發(fā)放扶貧小額貸款2833億元,幫助近800萬貧困戶成功脫貧。

  共有26500家民營企業(yè)精準幫扶了24600個村的近400萬貧困人口。

  從2016年底開始,世界銀行開始在廣西、陜西等省份開展單省貸款扶貧項目,支持農(nóng)民合作社與農(nóng)業(yè)企業(yè)開展合作、開發(fā)農(nóng)業(yè)價值鏈等。

  此外,中國正在也將持續(xù)為共同推進國際減貧、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我們一直在努力,中國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