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犯罪嫌疑人同時觸犯兩個罪名,僅對其中一個罪名認罪,能否對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關于此類情況,應該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置的立法初衷來考量,認罪認罰本質是犯罪嫌疑人基于悔罪態(tài)度,自愿接受司法機關相應的程序、實體處理,放棄逃匿等規(guī)避處罰手段,從而實現程序安定,降低司法成本。犯罪嫌疑人犯數罪,僅如實供述其中一罪的,全案不作認罪認定,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但對認罪的部分,檢察機關可以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
近日,“檢答網”上一則關于認罪認罰制度適用問題的解答閱讀量達到了5000+,鐵嶺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鄭士超作為“檢答網”省級解答人,以十天為周期對“檢答網”分配的問題進行集中解答。每次問題的解答,他都會組織刑檢部門以答促學,通過部門會議、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研究,對爭議較大的,提請分管領導組織研究,在充分進行研討論證的基礎上,最終形成解答意見。
據悉,“檢答網”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為全國檢察人員提供法律政策運用、檢察業(yè)務咨詢答疑服務,加強檢察機關政治建設和業(yè)務能力建設而搭建的信息共享平臺。
鐵嶺市檢察院檢委會每季度開展一次“檢答網”精品問答專項學習,由專人對“檢答網”上涉及新型犯罪、典型案例、案件辦理程序和檢察監(jiān)督權使用等方面的難點、焦點問題進行梳理,通過深入學習、細致交流,不斷提升檢委會委員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進一步提高集體議事議案能力水平,為透徹研究解決法律疑難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鐵嶺市檢察機關充分應用“檢答網”辦案智庫功能,在辦理重特大刑事案件以及知識產權、網絡、食品藥品安全等新類型案件中,利用“檢答網”答疑解惑,將其作為分析解決各種“疑難雜癥”的重要渠道,立足于在個案中把握好政策、尺度,實現事理、情理、法理的深度互融。
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有問題找檢答”在鐵嶺市檢察機關已經形成常態(tài),“好用、管用、經常用”成為了全市檢察干警對平臺的共識,全市檢察隊伍的能力素質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精進。僅今年8—10月,全市干警共登錄“檢答網”6207次,實現100%全員登錄,全市干警以“工作無小事、問題無大小”的態(tài)度,在平臺中錘煉本領、增長才干,使“檢答網”逐步成為全市檢察干警學習與辦案的“智囊團”、業(yè)務交流互動的“課堂”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