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庫縣“王公正調(diào)解室”里,“村(居)民評理說事點”辦得熱熱鬧鬧?!坝屑m紛和有意見都來這里說?!痹u理說事員王金福把大家爭論訴說的事項逐一進行梳理,最終完善形成了正式的村規(guī),提前解決了很多糾紛。
王金福還告訴記者,“村(居)民評理說事點”設在“王公正調(diào)解室”,白天下班之后,就轉(zhuǎn)移到“夜間場”。他在“王公正調(diào)解室”辦起了“法治宣傳農(nóng)家大院”,自任“講師”,傍晚,村民就集結在這里,聽他介紹相關法律法規(guī)。
在全省各村屯普設的“村(居)民評理說事點”是推進法治宣傳和法治實踐融合的重要渠道,將普法宣傳貫穿于評理說事的始終,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夯實法治建設的社會基礎。
“三個結合”增強全社會法治信仰
去年9月,遼陽縣司法局小北河司法所工作人員帶領村法律顧問來到遼陽縣小北河鎮(zhèn)西月河村、前鋪村的“村(居)民評理說事點”,開啟了民法典宣講活動。宣講活動中,法律顧問利用“村(居)民評理說事點”里的廣播室大喇叭,采取以案說法的方式為村民解讀民法典中有關婚姻家庭、遺產(chǎn)繼承等熱點難點問題,使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受到法治教育。有的村民還親自到“村(居)民評理說事點”與律師進行面對面的探討,形成良好的互動。
據(jù)了解,省司法廳印發(fā)了《關于切實加強村(居)民評理說事點普法工作提升基層依法治理水平的通知》,切實將普法融入法治實踐?!啊澹ň樱┟裨u理說事點’可以解答法律咨詢、代辦法律援助,宣傳普及與群眾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宣揚社會文明風尚,引導群眾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如今,我省各地把評理說事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相結合,與憲法學習宣傳相結合,與民法典宣傳普及相結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增強全社會法治信仰。
群眾文化活動注入法治元素
今年5月,丹東市振安區(qū)司法局工作人員來到九連城鎮(zhèn)馬市村“村(居)民評理說事點”文化長廊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工作人員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傾聽群眾的心聲、解答百姓提出的問題、引導百姓依法有序表達自身合法訴求,同時向群眾發(fā)放了關于勞動法、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宣傳資料,強化了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
丹東市圍繞丹東地區(qū)沿江、沿邊、沿海的特點和紅色旅游及文化特色,依托法治文化廣場打造“村(居)民評理說事點”品牌;在寬甸滿族自治縣有效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邊界旅游勝地,大力推進鄉(xiāng)村法治文化建設。
建平縣開展線上普法課堂,組織全縣17名志愿律師對民法典中涉及群眾利益的50個小案例進行解讀,拍攝1分鐘短視頻,形成《走進民法典》系列“主題微宣講”專題,每天在40個“村(居)民評理說事點”的微信群進行推送。目前,點擊閱讀量已達2萬余次。
據(jù)了解,我省各地把法治元素注入“村(居)民評理說事點”建設,調(diào)動評理說事員、“法律明白人”等深入鄉(xiāng)村基層、面向廣大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和法治文化活動。
“一對一”宣傳預防減少矛盾
本溪市民楚某面臨贍養(yǎng)問題,根據(jù)子女各自家庭狀況,楚某由其大兒子贍養(yǎng)最為合適,楚某也同意由大兒子贍養(yǎng)。其大兒子以楚某積蓄都讓女兒使用了為由,不同意贍養(yǎng)楚某。本溪市“馮立春個人調(diào)解工作室”調(diào)解員馮立春表示,贍養(yǎng)老人是子女的法定義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贍養(yǎng)老人,至于老人的積蓄是否被女兒使用,當事人可以另案起訴,與贍養(yǎng)老人無關。
馮立春現(xiàn)場向楚某的子女普及有關法律知識,依法據(jù)理耐心調(diào)解,使當事人終于達成了贍養(yǎng)老人協(xié)議,保證了楚某晚年生活有依靠。
我省各地利用“村(居)民評理說事點”圖書角以及各類宣傳欄、文化長廊等戶外宣傳陣地,擺放《化解社會矛盾普法警示案例選編》等普法書籍,扎實開展對涉及家庭、婚戀等矛盾多發(fā)領域以及刑滿釋放、外出務工返鄉(xiāng)等重點人員的“一對一”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