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上臺階 全省法院攻堅克難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王奇 白國軍 關月 | 發(fā)布時間: 2019-01-21 10:04

  1月17日下午,遼寧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聽取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學群的工作報告。

  2018年,遼寧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tǒng)一,重點工作取得突破,整體工作有了新的進步。

  解讀嘉賓

  孫忠麗  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

  張思寧  遼寧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沈陽市政府參事

  邵  琰  遼寧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數(shù)讀報告】

  ◆2018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1108883件,審執(zhí)結1007278件,同比分別上升8.94%和20.04%。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19315件,審執(zhí)結16951件,同比分別上升6.45%和38.69%。

  ◆依法審結婚姻家庭、繼承撫養(yǎng)等涉民生案件497406件。集中執(zhí)結拖欠農民工工資等案件10971件,執(zhí)行到位1.65億元。為生活特殊困難當事人發(fā)放救助金2746.6萬元。依法審結刑事案件66421件,妥善處理以“e租寶”案為代表的涉眾案件。全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收案64204件,調撤率達62.91%。

  ◆院庭長辦案實現(xiàn)常態(tài)化、制度化,全省三級法院院庭長審結案件550375件,占同期已結案件總量的54.64%。

  ◆新選入額法官403人,全部配置在審判一線;免去21名入額法官的非審判崗位領導職務;實施動態(tài)化員額退出機制,225人退出法官員額。

  ◆著力打造持續(xù)、長效的陽光司法機制,全年庭審直播39947場,網上點擊總量達3154萬人次。省法院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直播法院。公布案件流程信息1700萬條、裁判文書76.63萬份、執(zhí)行信息25.99萬條。

  【亮點解讀】

  亮點一

 提高審判質效

  摘要:建立完善審判管理制度體系,經過一年的努力,基本扭轉了居后被動的局面,審判質效綜合指標排名由全國法院的后位躍居全國法院第15位。其中,全省法院結案率90.84%,同比上升8.4個百分點;員額法官人均結案192.23件,同比增加32件。

  解讀:

  孫忠麗:2018年,全省法院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結案率全國排位靠后為抓手,全面提升審判質效。

  省法院黨組重視,年中和臨近年底兩次召開提升審判質效工作會,專題研究部署審判質效提升工作;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進一步完善院領導辦案機制、審判監(jiān)督管理機制、案件評查機制和績效考評等各項工作機制,讓優(yōu)質審判資源回歸審判一線,讓審判權得到依法有序監(jiān)督,讓案件質量能夠被依法評查,讓改革紅利激勵質效提升;強化審判態(tài)勢分析,為全省審判工作問診把脈,依托信息化大數(shù)據找出遼寧審判質效的難點和弱項,以問題為導向,補短板強弱項解難題;依法強化條線監(jiān)督管理,對結案落后地區(qū)一把手發(fā)函督辦并及時約談,省法院審判管理部門統(tǒng)籌調度并實地調研指導,精準施策,各地區(qū)結案數(shù)據每周通報。2018年底,全省法院結案率指標在審判管理全面發(fā)力下,一舉擺脫在全國法院排名靠后局面,躍升至第15位。

  亮點二

 著力打好掃黑除惡攻堅戰(zhàn)

  摘要:堅決貫徹依法嚴懲方針,把“辦好案”“辦鐵案”作為審理涉黑涉惡案件的著眼點,共受理涉黑涉惡案件270件,審結148件,判決被告人597人,掃黑除惡工作經驗在全國法院專題會議上交流。

  解讀:

  邵琰:我省法院把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工作重點,確保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zhàn),依法、準確、有力懲處黑惡勢力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把每起案件都辦成鐵案,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亮點三

大力推進司法公開

  摘要:著力打造持續(xù)、長效的陽光司法機制,全年庭審直播39947場,網上點擊總量達3154萬人次。省法院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直播法院。公布案件流程信息1700萬條、裁判文書76.63萬份、執(zhí)行信息25.99萬條。

  解讀:

  孫忠麗:全省所有法院均已經完成庭審直播法庭的建設并開展了庭審直播工作,省法院制定了《關于全省法院依托中國庭審公開網開展庭審直播工作的意見》,規(guī)范、指導全省法院的庭審直播工作,通過開展“全省法院院領導開庭庭審直播示范月”活動,發(fā)揮“頭雁效應”,帶動并推進全省庭審直播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發(fā)展,實現(xiàn)了三個全覆蓋的目標,即庭審直播覆蓋所有法院、覆蓋所有法官、覆蓋所有案件類型。

  2018年9月1日之后受理的所有刑事、民事、行政、國家賠償案件的審判流程信息均通過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向當事人公開,公開率達到了100%,當事人可以通過預留的手機號碼或證件號碼以接收短信或登錄指定網站的方式獲取案件的各項審判流程信息,了解案件審理情況。所有案件的裁判文書都在第一時間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向全社會公開,接受全社會的監(jiān)督。

  亮點四

加強服務平臺建設

  摘要:按照系統(tǒng)化、信息化、標準化、社會化、多樣化、便捷化“六化”要求,深入推進“實體大廳+網上訴訟服務+12368訴訟服務熱線”三位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高層次的訴訟服務。出臺律師調查令制度。出臺《深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調解速裁工作實施意見》《關于加強訴調對接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等,認真推廣“楓橋經驗”,在訴訟服務中心普遍設立訴調對接中心。遼寧法院“分調裁”工作經驗在全國法院推廣。

  解讀:

  張思寧:加強服務平臺建設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的創(chuàng)新工作,可以實現(xiàn)全省人民法院“一組數(shù)”,進而通過數(shù)據深度分析利用,可以更好地服務訴訟、調解的各種需要。

  邵琰:加強服務平臺建設對于維護和促進司法公正,提高辦公辦案效率,更好地實現(xiàn)司法為民,以及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亮點五 

攻堅執(zhí)行難題

  摘要:由于種種原因,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工作遼寧法院一直是墊底的。去年一年,遼寧法院使出全力打一場英勇頑強的攻堅戰(zhàn),從根本上扭轉了居后被動局面,圓滿實現(xiàn)了省委書記陳求發(fā)提出的目標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推廣了“遼寧經驗”。

  解讀:

  張思寧:執(zhí)行難成因往往是各種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疊加、交織的結果,在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的集中體現(xiàn)。遼寧法院攻堅執(zhí)行難題,讓失信被執(zhí)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加大對抗拒執(zhí)行行為的懲治力度,堅決維護了司法權威,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這對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