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名片:張彤,女,1986年出生,錫伯族,中共黨員,畢業(yè)于沈陽工業(yè)大學法學專業(yè)。2012年參加省公務員招錄考試,10月考入法庫縣司法局五臺子司法所,現(xiàn)任該縣司法局社區(qū)矯正科科員。
“雖然我工作的對象是一個特殊群體,我都堅持因人施‘矯’,逐個扶‘正’,用情矯正他們的行為,用心扶正他們的心靈。更要把學習王金福,爭做‘王公正’落實在具體行動中”這位清秀文靜的80后女大學生張彤的話語雖不多,如穿法庫小城而過的遼河水般平靜而平淡,卻悠悠訴說著她從事社區(qū)矯正工作八年多來扎根遼北這片熱土平凡而辛苦的故事……
當夢想遇到了現(xiàn)實
事先沒有告之的采訪,記者聞訊在一棟居民小區(qū)單元門前的花叢旁找到了張彤。原來,她正與一個社區(qū)矯正對象的母親拉家常,了解社矯對象身體情況和家里的實際難處,臨走時,這位老母親不停地流淚,同樣身為兩歲孩子母親的張彤感同身受,反復安慰說“您老放心吧!只要我們能做到的,一定一定盡全力去幫助你家……”張彤說,像類似這樣的“碎碎念”心里裝著很多很多!
大學畢業(yè)后到法庫從事社區(qū)矯正工作,對張彤來說多少有些意外和淵源。她自幼生活在法庫縣秀水河子鎮(zhèn)外婆家,上小學后回才到出生地沈陽市,兒時的生活經歷使她與法庫有了不解之緣,在報考公務員填報志愿時,她沒太多想就寫上了“法庫”兩個字,從此法庫真正成為了她工作生活的第二故鄉(xiāng)??僧斎缭傅乜忌狭斯珓諉T、穿上了制服,夢想得以實現(xiàn),現(xiàn)實工作中又遇到了許多小波折。
剛參加工作,社區(qū)矯正對于一個剛從校門步入社會的她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領域,但性格外柔內剛的張彤,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面對。盡快到最基層、到最一線、到社矯對象家中掌握情況,在當時交通不是很便利的條件下,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走了一遍、熟悉了一遍,工作日記也得記仔仔細細、密密麻麻。
平時業(yè)務,她虛心向領導和身邊同志學習和請教。遇有上級組織的專業(yè)知識和心理咨詢等培訓,她總是積極報名,即使是懷孕那會和冬天大雪封路也克服困難參加。一次,孩子正處在哺乳期,上級的業(yè)務培訓剛好是她急需“惡補”的方面,孩子放家里?可兩個小時左右就得吃一頓母乳;帶上孩子?給自己照看孩子的母親又不放心。思前想后,她帶上襁褓中的孩子,一手提著學習袋、一手提著裝滿孩子吃奶用具的大包,母親一路在后邊跟隨保障來到了會場,課間休息時,她趕忙跑到另一個房間去抱孩子。她這種學習帶孩子兩不誤的招法,也成為了那次培訓會的一道獨特風景和至今同事們還在津津樂道的事兒!
還有一次是在孕后期,因為胎盤低處于保胎狀態(tài),八個月時候需要參加市局省平臺信息錄入培訓,又趕上下雪路滑,丈夫不放心她大肚子一個人去,便請假陪同,成為唯一的旁聽生。
當初心與使命對接
張彤在大學學的是法學專業(yè),自覺得有一定法律專業(yè)基礎的她,沒想到當解決實際問題時,現(xiàn)實卻給她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那是參加工作的第二天,她遇到了兩位特別的社區(qū)矯正對象。村民齊某和朱某是對夫妻,女方父母因與鄰居有小矛盾,一時解不開總是吵鬧不休,最終兩家人還廝打在一起,此時正巧前來串門的夫妻倆看到父母被人欺負的這一幕,二人不問緣由就上去幫忙打架,還將另一方張某打傷,事后經鑒定張某為輕傷。來到了司法所,夫妻二人仍然沒有悔意,還理直氣壯地跟張彤喊:“別看我把人打傷了,陪了錢、判了刑,再欺負我爹娘我還打他?!?
遇到這樣的社矯對象,張彤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只是呆呆地站在哪聽對方喊個不停,或是一味地往本子上記著,還好有領導和同事的及時解圍。剛參加工作的興奮勁兒還沒過,當初的理想那么美好,很快工作一開始就給她上了一堂很現(xiàn)實的課。不及時解決這對夫妻思想認識問題,他倆重新犯罪的可能會不會很大?怎樣才能盡快轉變夫妻倆的思想?“我當時向老所長請教,又翻閱以前的一些資料,最后決定去齊某家走訪”張彤回憶說,“幾次走訪、聊天,齊某也是孩子的母親,我倆關于家庭和孩子的話題也很多,一來二去就跟齊某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她也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齊某一遍擦著眼淚一遍承諾回家后一定好好說服丈夫,并保證一定服從司法所管理,認真服刑,決不再犯法。”
在之后的矯正期限里,夫妻倆表現(xiàn)一直很好,集中教育時還會主動與其他矯正對象溝通,義務做起了法律宣傳員?;氐酱謇?,她還向村民“現(xiàn)身說法”??吹竭@樣的結果,張彤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成就感,也是這件事讓她認識到社區(qū)矯正工作絕不是收發(fā)文件,做好檔案那么簡單,用心的日常管理才能深入人心,自己的初心也只有與使命緊緊對接,才能夠讓使命更加神圣和光榮。
當暖心遇到冷冰冰
“我從小在農村生活了幾年,對田間地頭的事情和村民的想法比較了解,只要設身處地為社區(qū)矯正對象著想,凡事用心和用情,就沒有做不了、做不好的工作”向來表里如一的她,說到就始終堅持要做到。
矯正對象劉某,由于家里經濟狀況差,又沒有一技之長,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長此以往,便開始自暴自棄,對張彤的幫助也不領情,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和態(tài)度。
矯正期間,一度思想消極,矯正態(tài)度不端正,張彤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就上門和劉某談心,用通熟易懂的語言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為社區(qū)矯正對象講解法律知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的危害性,以及社區(qū)矯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張彤又利用下班時間及雙休日,與秀水河子司法所進行協(xié)調,通過多方溝通,為劉某聯(lián)系用工單位,磨盡了嘴巴,說盡了好話,終于在某汽車修理部為劉某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有了工作的劉某經常說:“自己一時糊涂犯了罪,給受害人及自己的家屬造成極大地傷害,而司法局工作人員并沒有拋棄我、嫌棄我,而是把他當作親人教育我、幫助我,真正把我給感動啦、把我這顆心給溫暖啦!”如今劉某已經服刑期滿,解除了社區(qū)矯正,但還會時常和張彤聯(lián)系說說心里話。
張彤在平時工作中注意以心對待,注重從溫暖人心入手,焐熱了一個又一個冷冰冰的心,這些解矯人員回歸社會后,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出于一種信任把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找她傾訴,尋求溫暖和幫助。
當心靈扶正了心靈
“心理疏導和法律心理教育,能有效幫助社區(qū)矯正對象化解負面情緒、排解心理焦慮,有效提升社區(qū)矯正質量,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的機率?!边@是張彤在工作日記上寫下的心得。
村民薛某在監(jiān)獄服刑三年半,刑滿釋放后,因無兒無女無家可歸,張彤做好心理安慰的同時,積極與司法所同事共同協(xié)調民政部門,將其及時安置到當?shù)仞B(yǎng)老院;刑滿釋放人員陳某,釋放時監(jiān)獄工作人員一再強調其思想不穩(wěn)定.通過與陳某溝通了解到因未成家,父母過世,回來之后不知道如何開展生活。這樣的人更需要心靈上的安慰,她多次找他談心,后經過與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人員共同努力,協(xié)調民政部門給予了臨時救濟金;村民梁某在監(jiān)獄服刑了多年,釋放后回到家鄉(xiāng),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房子早已荒廢,責任田又歸于離了婚的前妻,對于早年就沒有親人的他不知該如何生存下去。
張彤得知此事后與司法所一同主動找他談心,了解情況,鼓勵他要堅強地生活,一切都會好起來。在與鎮(zhèn)黨委、村委會研究后,共同努力為其建了兩間瓦房。與其前妻溝通后,取回了屬于他的5.4畝確權地使用權。又積極與民政部門溝通,幫助梁某申請了低保。梁某流著眼淚激動地說:“感謝政府和司法局的同志,又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一定洗滌心靈、悔過自新、回報社會!”